沥青乳化剂是一种公路养护化学品,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对沥青进行乳化,使普通沥青变成乳化沥青,便于进行道路维护施工,下面由
沥青乳化剂厂家-龙腾之路为您讲解沥青乳化剂的生产过程。沥青乳化剂的生产过程主要涉及乳化沥青的制备,而非直接生产沥青乳化剂本身。沥青乳化剂是乳化沥青形成的关键成分,它能使沥青以微小的液滴形式均匀分散在水中,形成稳定的乳液。以下是乳化沥青的生产过程,该过程间接体现了沥青乳化剂的应用。
1、原料准备
(1)沥青:作为乳化沥青的主要成分,沥青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。通常选用符合标准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,其针入度、软化点、延度等指标需满足特定要求。沥青加热至适宜的温度(一般为120-160℃),使其软化并降低粘度。
(2)化剂:乳化剂的选择需考虑其乳化能力、与沥青的相容性、对环境的友好性等因素。根据乳化沥青的添加剂量进行称重,例如每吨乳化沥青中添加6-8公斤乳化剂。
(3)稳定剂:作用是增强乳液的稳定性,防止沥青微粒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聚结或分层。常用的稳定剂包括无机盐类、高分子化合物等。
(4)水:作为乳液的分散介质,应选用清洁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符合标准的工业用水。水加热至60-70℃。
2、乳化剂水溶液配置
将乳化剂加入水中,搅拌均匀,形成乳化剂水溶液(皂液)。根据乳化沥青设备及乳化剂种类不同,乳化剂水溶液的制备过程也会有所不同。对于全自动连续式的乳化沥青生产设备,皂液的各个组分(水、酸、乳化剂等)都是由生产设备本身设置的程序自动完成的;对于半连续式或间歇式的生产设备,则需要按照配方要求手工配置皂液。有些常温下呈固态的乳化剂还需要在配置皂液前首先将其加热熔化。皂液在进入乳化设备前的温度一般控制在55-75℃之间。
3、乳化
将预热好的沥青通过管道送入乳化机中,与乳化液进行高速剪切、撞击和湍流等力学作用。这一过程中,沥青被切割成微小的液滴,并均匀地分散在乳化液中,形成稳定的乳液。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上形成单分子膜,降低沥青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,防止沥青颗粒相互排斥,从而保持乳液的均匀和稳定。
4、调节与均质
乳化后的乳液需经过调节和均质处理,以确保其颗粒分布均匀、性能稳定。调节过程主要包括调整乳液的pH值、温度和粘度等参数;均质处理则通过搅拌或超声波等手段进一步细化沥青微粒,提高乳液的稳定性。
5、储存与检测
生产好的乳化沥青需储存于专用的储罐中,并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稳定。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乳液分层、聚结或变质。大型的储罐中应配置搅拌装置,定期进行搅拌。
6、包装与运输
根据客户需求,将乳化沥青进行灌装、打包或装桶等操作,并妥善安排运输至施工现场。
综上所述,沥青乳化剂的生产过程主要体现在乳化沥青的制备中,通过合理的原料准备、乳化剂水溶液配置、乳化、调节与均质、储存与检测以及包装与运输等步骤,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乳化沥青产品。